黔,贵州省简称;台,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茅台镇酿造的酒是酒中明珠,它芳香、隽永,声名盖世,素有“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美名。
黔台酒,历史悠久。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茅台镇所在地仁怀县一带,就产名曲“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到了北宋时期,今茅台镇所在地所产优质大麦酒“双曲法酒”被宋人张能臣著的《名酒记》以它的质量精美载入酒史。唐宋以后,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声名鹊起。
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古老精湛的酿酒工艺,才形成了黔台酒香味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佳美酒质,而黔台珍品酒是用窖存长达数十年的老酒沿祖传秘方精心酿制出的茅台镇传世佳酿。
“黔台酒”古老相传,第一代传人都会亲手配制一窖酒永久保留,以资纪念和供后人工艺调整、品酒时作参考用。经过三百年的沧桑,部分遗留下来的百年以上老酒已经被奉为镇厂之宝。茅台镇背靠大青山,面临赤水河,山上红壤遍地,泉水涓涓。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少量矿物质,茅台镇地外山谷,气候湿热,二千多年酿酒历史,使茅台镇的空气中弥漫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对高温高热的伏天制曲特别有利,能使微菌、酵菌等多种微生物得到繁衍。黔台酒光绪二十三年(1894年)黔台酒创始人何汉卿先生用赤水河一带出产的糯高粱为原料,以独特的“回沙”工艺创制了“白水曲”(即黔台酒前身)。在当地享有盛誉。而何家五代单传,第六代时长女嫁于余发顺先生,何家制酒秘方由余家得以续传。余发顺的孙子余沧熬便是黔台酒酒厂的厂长。
清末明初,民生凋敝之时,茅台镇酒坊为防战乱将大批自产“白水曲”深埋地底。而百年之后,这批酒成就了今日的卓越品质——黔台。特别是用何家窖藏百年,战乱后幸存并被发掘出来的陈酒与基酒精心勾兑,凭借“清蒸回沙”等传统工艺和百年原浆的独特优势,“黔台”穿越了时空隧道和黔北的青山绿水,成为酒界的新宠!
黔台现代的经营者正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护佑着最古老的配制工艺和那一方水土的醇香远飘四方。
“黔台酒”色泽较黄,晶亮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郁而不猛,空杯留香。入口绵甜醇厚,醇甜柔和,诸味协调,口味细腻,后味悠长。
2005年9月28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新加坡国际品牌峰会上,“贵州黔台酒”荣获大会授予的“金字招牌”这一殊荣。
每一个名酒品牌都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人们在品味文化的时候,也似乎在进行着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旅行。定位历史名酒的黔台酒,具有凝重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酒作为美好的代言,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就是奉献。
黔台酒自1988年崭露头角,先后荣获:1988年贵州省白酒金凤杯奖;2002年中国广州首届酒饮产品交易会评酒会白酒类金奖和“深圳人最喜爱的礼品酒”;2003年首届上海市场优质评选白酒类“金樽佳酿品牌”奖;2004年国际篮联主席程万琦先生专用礼酒;2004年首届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之世界华人协会唯一指定白酒,2005年新加坡国际品牌峰会上荣获“金字招牌”。
黔台牌系列白酒以其独特的个性风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已超越了其本身,衍变成酒界的瑰宝获得了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推崇。黔台酒更希望将这一酒中瑰宝奉献给新加坡人民乃至全亚洲人民、全世界爱好品酒的人士,让酒香香飘全球,举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