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本人一年前还分不清浓香,酱香,清香口感区别。连喝个啤酒都觉得那么难喝,喝白酒感觉就是辣和冲,心想口感差可乐那么多一点都不好喝。随着年纪渐长,饭局上白酒越来越多。自己也开始学着去品尝白酒。
去年底一个饭局在小会所,主人开了两瓶黔台六个人分,当时主人讲这是三十年的陈年茅台等等。我当时不懂酒也不想喝,就推说开车了不能喝。那知道到主人已经请好代驾,说这个酒必须喝。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不醉不归。那知道我拿起酒杯,闻到酒香就被吸引了,香味那个醇厚香甜。喝了一口酱香充满整个口腔,酒精的刺激加上粮食甜味真爽,回味几乎没不苦,酒入吼到胃里一线温热和不适感。两瓶喝完,另几位客人还不尽兴,主人说黔台没有了拿瓶茅台来尝尝。我也添了一点茅台,入口还是那个感觉但明显绵,顺,甜,香差了点,同时辣,苦,冲提升了点。那天是喝醉回去的,没上头不口渴,第二天正常上班。
回家一直记得这个味,网上一查几个大电商都不卖,其他渠道价格也是高高低低。是这个酒让我开始有兴趣开始去品尝白酒。到目前为止,我自认为喝这个比喝舞娘,茅台,剑南欲望强。
笔者言:其实,2000年前后,黔台酒比茅台酒贵多了,只是后来被上海季老板收购后,渐渐淡出市场,老板主业也不在此,每年仅生产几百吨供内部和周边消耗。现在市面上比较难听到黔台酒的名字,现在的黔台酒就像车中宾利,低调而不失奢华,已渐渐演变为酒桌和送礼佳品。尤其中北部地区,名声更显。
附:
黔台酒,历史悠久。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汗?期,茅台?所在地仁怀县一?,就产名曲“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到了北宋?期,今茅台镇所在地所产优质大麦酒“双曲法酒“被宋人张能臣著的《名酒?》以它的质量精美?入酒史。唐宋以后,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声名鹊起。
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古老精湛的酿酒工艺,才形成了黔台酒香味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佳美酒质,而黔台珍品酒是用窖存长达数十年的老酒沿祖传秘方精心酿制出的茅台镇传世佳酿。